首页 / 系列活动 / 全球治理高端论坛讲座系列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学院全球治理高端讲坛系列讲座第二期:陈爱萍、李根信《COP28迪拜气候大会成果分享与解读》

发布:2023-12-26 分享:

12月21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学院全球治理高端讲坛系列讲座邀请到联合国气候变化秘书处高级主管特助陈爱萍、前联合国全面禁核试条约组织外联与法律司司长李根信两位嘉宾,以《COP28迪拜气候大会成果分享与解读》为主题开展讲座。此次讲座由国际组织学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崔守军教授主持。

图片

陈老师以COP28大会工作情况,向同学们分享了大会筹备和开展工作情况。李老师进行点评,引发同学们更加深入的思考。

本年度的迪拜COP28会议持续了两周,会议延续了巴黎COP21气候大会的承诺,各国同意到2050年将全球变暖限制在与工业化前水平相比的1.5°C。根据科学经验的推测,要实现这一目标,到2030年必须将碳排放量减半,现在只剩下七年的时间来实现这个目标。COP28阿联酋会议是重新思考、重启和重新聚焦气候议程的绝佳机会。这次会议优先考虑通过务实的能源转型、土地利用改革和粮食体系转型来加速减排,努力为脆弱国家提供解决方案,应对损害和损失。此外主办方希望把这次会议尽可能地具有包容性。

作为此次会议的举办方迪拜,其世博城的场馆规模和设计都致力于成为一个包容的平台,让每个人都走到一起,为人类和世界的利益共同努力。迪拜世博城在蓝区为认可的各方和观察员代表提供了专门的空间,在绿区为公共、私营部门和积极的行动主义者提供了专门的空间。在COP28期间,该场馆吸引了超过7万名参与者,这些人包括国家元首、政府官员、行业领袖、学者和各个组织。

陈老师详细介绍了此次大会的重要共识——《阿联酋共识 (UAE Consensus)》。该成果在减缓、适应、资金、损失与损害、公正转型等多项议题上取得进展,并对《巴黎协定》进行了首次全球盘点。COP28全球盘点重申了《巴黎协定》气候目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即“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提高远低于2℃,并努力将气温升高限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1.5℃以内”,大会认识到这将显著减轻气候变化的风险和影响。COP28不仅完成了《巴黎协定》的首次全球盘点,而且坚定地将包容性置于核心位置。因此,本次大会不仅仅是一次思想的会面,也是一次汇集了各种声音的聚会,其核心是快速实现公正有序的能源转型,解决气候融资问题,关注人、自然、生命和生计,促进包容性,为人类共同努力、发挥在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提供新途径。

《阿联酋共识》总结了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成绩和缺口,敦促各国全面提高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并为确保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以内采取了系列新举措。这将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新篇章,也必将对各国能源转型和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各国代表就制定“转型脱离化石燃料”的路线图达成一致,这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陈老师着重提及《阿联酋共识》进一步强调要加快煤电淘汰步伐,取消对低效化石燃料补贴等措施;并明确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在2030年前增加三倍、能效提升两倍的目标;会议各方对COP28之后未来30年内全球大规模的化石能源替代和能源转型行动充满期待。

最后,陈老师表示,我国“双碳”战略所取得进展获得联合国高度肯定。中国始终积极参与气候多边进程,在气候变化领域深入开展南南合作,安排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资金,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所开展的系列举措,一方面促进了自身绿色低碳发展,同时也为全球气候变化集体行动作出重要贡献。

图片

本次活动还吸引到了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凤凰网等多位校外嘉宾,校内来自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新闻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统计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的专家学子也积极参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