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学院北京丰台区新宫遗址参访活动顺利举办

发布:2022-11-04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022年秋季学期,为增进国际组织学院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好地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学院人文素养类课程模块特开设《中西古代文化交流》课程,并于2022年11月2日举办北京丰台新宫遗址参访活动。国际组织学院《中西古代文化交流》授课教师、历史学院副教授王晓琨带领来自8个学院的13名学生前往北京丰台新宫遗址参观,和考古领队韩老师一起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细致的考古讲解。

图片

丰台区新宫发现夏商周时期聚落遗址,由内外双重环壕围合而成。外环壕直径约150米,围合面积达1.7万平方米。环壕以内发现有房址、灰坑等。外环壕东南侧为墓葬区,经过有意识规划。出土文物有陶鬲、陶甗和玉玦、金耳环、绿松石等。该遗址是一处以大坨头文化(相当于夏代晚期)为主体的环壕聚落,兼有早商和西周时期遗存。文化因素以本地土著文化为主,兼受中原地区和欧亚草原文化因素的影响。这是北京地区首次发现该时期带环壕的聚落遗址,对研究早期北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次活动是国际组织学院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生动实践。此次活动意在让学生通过对北京古代文化遗产的了解,更好地感知中华文明接续发展的历史进程,从本土文化当中发现中外文化互动、交融带来的推动我国文明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同时鼓励学生在熟悉我国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更加自信准确地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搭建桥梁,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

图片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21级研究生刘静静

2022年11月2日,怀着参观考古“工地”的好奇,第一次来到考古现场参观。丰台新宫遗址,是一个闹中取静的所在,上一个路口还是商业楼林立的所在,而拐弯忽然进入一条僻静的道路,路的一侧是静谧的小区,另一侧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大概没人会想到这是一个考古现场。考古“工地”不同于一般的工地现场,没有大量的吊车、钢筋混凝土等设施,有的只是推车、铁锹等工具,地面被规划成一块块的方形、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的地块,深浅不一,表面平整、土地被夯实。现场的坑洞中还有挖掘出来的古墓遗物,比如古人遗骸、陶瓷碎片,可谓从考古现场看文物,有着不同于以往在博物馆参观文物、遗骸的感受,此时,更像是从死亡的视角审视那些跨越古今的恒久存在。此外,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使用洛阳铲、小平铲等考古发掘工具,体会到正是通过这样基础的工具和一次又一次重复相同动作,考古工作人员最终向世人呈现具有深远意义的考古发现,期间所付出的耐心专注、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令人钦佩。

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宋永博

我从小对考古比较感兴趣,也看过不少考古发掘的纪录片,今天的参观把一直以来存在于想象中的考古的真实一面呈现在了我的面前。一方面有探索古文明的欣喜和面对精美文物的惊叹,另一方面也有条件的艰苦和重复工作的枯燥,除此以外还有许多来自研究领域以外的压力。向迎难而上与历史对话的考古人致敬!

环境学院2021级研究生周鑫

作为一个历史纪录片和盗墓小说爱好者,考古学对我来说极富神秘,是对话历史的一把钥匙。今天有幸来实地参观丰台遗址,那些好像是默默无闻的骨头、泥土、石块,其实它们在用另一种无声的语言吟唱着历史的光辉灿烂。我还亲自体验了考古神器—洛阳铲,它超出想象的重量也在某种角度上反映着中国沉甸甸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希望考古帮助我们多多发掘历史的奥秘!

商学院2021级本科生张舒童

这次参访让我再一次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时空堆叠,围墙外是繁华的现代化商场,围墙内是演变的底层、密布的探坑、几千年前的陶器和骸骨。这让我感到考古的伟大所在:用最接地气的行动,感受着历史的心跳,穿梭时空。

课程介绍

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中西古代文化交流》课程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物及考古发现,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通过运用我国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