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环保无国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学院举办“国际组织在中国之走进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实践参访活动

发布:2021-05-21 分享:

519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学院“国际组织胜任力培养计划”师生一行前往美国环保协会(Enviromental Defense Fund, EDF)参访。美国环保协会中国项目部副主任武春玲、项目经理高鹏、北京代表处高级主管刘洪铭、项目和运营助理赵婧涵等出席了座谈,为来自我校环境、农发、国关、外院、公管等学院的14位本硕博同学进行了组织工作介绍、环境展示与解惑讨论。

首先,武春玲女士对学院师生到来表示欢迎,并回顾了美国环保协会的成立历史、里程碑成就以及在中国发展的历程。作为一个基于科学的自然保护类非政府组织,EDF一直坚持通过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协助环境保护和低碳发展目标的实现。在取得了美国方面工作的里程碑式成就后,EDF1991年进入中国,持续在温室气体排放、碳足迹追踪与碳排放降低、适应行动等诸多气候问题重点领域为中国实践提供支持,开展了包括能源与电力、环境立法和执法、农村温室气体减排、绿色供应链、公众参与、培训和碳排放交易等一系列环境保护项目,探索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方法。随后,武女士简要介绍了北京代表处的组织架构以及在中国目前推进的重点项目,对同学们进入EDF进行实习、工作的内容与工作形式进行了初步描绘。

接着,刘洪铭先生和高鹏先生分别就EDF中国事务办公室在应对气候变化实际操作的碳市场、绿色供应链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介绍。EDF始终认为相对于命令型和财税型的气候变化应对措施,市场机制型的措施相对更具有可行性与灵活性,综合效益显著。因此,EDF在中国的工作中努力推进排污权交易、碳市场、绿色供应链等市场机制下的减缓与适应方式的普及。在历史上,EDF促成了中国第一笔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 第一笔农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第一笔企业自愿碳减排交易,推动了中国第一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的制定、中国第一家环境教育在线学习平台的建立。而在当前,EDF仍在积极支持着中国气候与环境工作的深化,例如支持国合会开展绿色供应链相关研究以调查在中国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积极推动绿色理念在长三角和全国的传播、协助东莞建立绿色供应链的高效评价体系“东莞指数”、开展碳市场建设的相关调研等等。同时,EDF也积极在自己的工作中吸纳实习生新鲜血液,为大家提供锻炼机会。例如EDF每年开展的“气候拓新者”项目,招募硕博实习生参与相关知识集中培训以及500强等领军企业可持续发展方案的制定,为未来的管理者群体深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操经验。

会后,同学们就“东莞指数”评价体系、“气候拓新者”实习及就业项目招募期望、环境领域NGO的专业门槛、碳市场与碳金融的关系、环保组织与研究机构的关系等具体问题与现场老师们进行了讨论,并参访了EDF北京办公室的工作环境,对于该组织的发展历程与工作氛围得到了更深入具象的了解。